附件3:
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常用金属材料;熟悉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序;掌握钳工、车工、铣工、焊工等金属加工的基础操作技能;会使用常用的工、量、刃具;能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及常见工种的工艺卡,并能按工艺卡要求实施加工工艺。
具备运用工具书、网络等查阅和处理金属加工工艺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探究工程实际中有关的金属工艺问题的意识,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实训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6学时。
2. 实训模块是适应相关专业学习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选学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4周。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 础 模 块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
绪论 | 金属加工概述 | 了解金属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金属加工的主要工种分类与特点; 了解金属加工的安全生产规范 | |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训练方法 |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 |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可通过实验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的概念,了解金属疲劳的现象 | |
常用金属材料 | 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 了解国外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 了解新型的工程材料 | ||
钢的热处理 | 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概念、目的、原理、分类及应用; 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 了解钢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的一般方法;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过程; 了解热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 ||
热加工基础 | 铸造 | 铸造基础知识 | 了解铸造的特点、分类、应用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砂型铸造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 ||
特种铸造 | 可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常见的特种铸造方法、工艺及设备 | ||
铸造新技术、新工艺 | 可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铸造的新技术、新工艺 | ||
锻压 | 锻压基础知识 | 了解锻压的特点、分类、应用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续表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
热加工基础 | 锻压 | 自由锻造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自由锻造的特点、基本工序及应用 |
模锻与胎模锻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模锻、胎模锻的特点及其工艺过程 | ||
板料冲压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基本工序及应用 | ||
锻压新技术、新工艺 | 可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锻压新技术、新工艺 | ||
焊接 | 焊接基础知识 | 了解焊接的特点、分类、应用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
焊条电弧焊 | 了解焊条的种类及应用; 了解焊条电弧焊的设备及操作、维护的一般方法;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焊条电弧焊常用的工艺方法 | ||
其他焊接方法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气焊、氩弧焊等焊接方法及工艺 | ||
焊接新技术、新工艺 | 可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焊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 ||
冷加工基础 |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 金属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金属切削运动及其特点; 可通过实例讲解切削用量三要素,掌握其符号及选用原则 |
刀具选用 | 可以产品介绍为主,了解常用刀具材料及新型刀具材料; 可采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车刀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 可通过分析加工实例,理解正确选用常用刀具的方法 | ||
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应用 |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 |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能正确识读常用机床的型号 |
续表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
冷加工基础 | 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应用 | 钻床及其应用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钻床的分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了解钻削常用刀具及工具 |
车床及其应用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卧式车床的种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了解常用车刀的种类及新型车刀; 了解车床常用夹具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 ||
铣床及其应用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铣床的种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了解常用的铣削方法; 了解常用的铣削刀具及工具 | ||
数控机床及其应用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常用数控机床的种类、组成、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 ||
其他机床及其应用 | 可通过现场教学或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了解刨削、插削、磨削、镗削的设备分类、组成、刀具、应用范围及加工特点 | ||
特种加工与先进加工技术 | 特种加工 | 了解常用特种加工设备、加工方法及加工特点 | |
先进加工技术 | 了解先进加工技术 | ||
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 | 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 | 了解生产过程、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能识读生产工艺卡 | |
表面加工 | 熟悉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 ||
典型零件加工 | 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
实 训 模 块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钳 工 实 训 | 钳工操作规程 | 掌握钳工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划线 | 会使用常用划线工具; 掌握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方法、步骤; 能进行简单零件的划线及检测 | |
锯削 | 会使用常用锯削工具及手持式电动切割机; 掌握正确的锯削姿势及常见零件的锯削方法、步骤; 能进行常见零件的锯削及检测 | |
锉削 | 会使用常用锉削工具及电动角向磨光机、抛光机等; 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及常用的锉削方法、步骤; 能进行常见零件的锉削及检测 | |
钻削 | 会进行台式钻床、手电钻的操作与调整; 会刃磨小直径麻花钻; 能进行零件的钻孔及检测 | |
攻螺纹和套螺纹 | 会使用常用攻螺纹、套螺纹的工具及电动攻丝机 能进行螺纹的加工及检测 | |
综合训练 |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钳工制作,达到技术要求 | |
车 工 实 训 | 车工操作规程 | 掌握车工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车床的操作 | 会操作、维护卧式车床 | |
车刀的刃磨与安装 | 会刃磨常用车刀; 会正确安装车刀 | |
车削加工基本操作 | 会正确装夹工件; 会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会车槽和车断; 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削低精度小锥度的外圆锥; 会车削螺距P≤2 mm的普通外螺纹; 会检测零件 |
续表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
车 工 实 训 | 综合训练 |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 |
铣 工 实 训
| 铣工操作规程 | 掌握铣工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
铣床的操作 | 会操作、维护普通立式铣床 | ||
铣削加工基本操作 | 会正确安装铣刀、工件; 会铣削平面、平行平面、垂直面、斜面、阶台面; 会铣削直槽和切断,会利用成形刀具铣削沟槽; 会正确使用分度头铣削等分零件; 会检测零件 | ||
综合训练 |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 ||
焊 工 实 训 | 焊工操作规程 | 掌握焊工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
焊条电弧焊 | 能进行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 | ||
气焊 | 能进行气焊的基本操作 | ||
综合训练 |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焊接工艺;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焊接,达到技术要求 | ||
其 他 机 加 工 方 法 实 训 | 刨工 | 刨工操作规程 | 掌握刨工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牛头刨床的操作 | 会操作、维护牛头刨床 | ||
刨削加工基本操作 | 会正确安装刨刀、工件; 会刨削一般平面、斜面、阶台面和一般沟槽 | ||
综合训练 |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刨削工艺;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刨削,达到技术要求 | ||
磨工 | 磨工操作规程 | 掌握磨工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 |
外圆(平面)磨床的操作 | 会操作、维护外圆(平面)磨床 | ||
磨削加工基本操作 | 会磨削平面、阶台面、外圆 | ||
综合训练 |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磨削工艺;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磨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
五、教学实施
(一) 学时安排建议
模块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建议学时数 | |
基础模块 | 绪论 | 金属加工概述,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 2 |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 |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2 | ||
常用金属材料 | 4 | |||
钢的热处理 | 4 | |||
热 加 工 基 础 | 铸造 | 铸造基础知识 | 2 | |
砂型铸造 | ||||
特种铸造 | 2 | |||
铸造新技术、新工艺 | ||||
锻压 | 锻压基础知识 | 1 | ||
自由锻造 | 2 | |||
模锻与胎模锻 | ||||
板料冲压 | ||||
锻压新技术、新工艺 | 1 | |||
焊接 | 焊接基础知识 | 1 | ||
焊条电弧焊 | 2 | |||
其他焊接方法 | ||||
焊接新技术、新工艺 | 1 | |||
冷 加 工 基 础 |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 金属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 2 | |
刀具选用 | 2 | |||
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应用 |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 | 2 | ||
钻床及其应用 | 2 | |||
车床及其应用 | 2 | |||
铣床及其应用 | 2 | |||
数控机床及其应用 | 4 | |||
其他机床及其应用 | 2 | |||
特种加工与先进加工技术 | 特种加工 | 2 | ||
先进加工技术 | 2 | |||
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 | 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 | 2 | ||
表面加工 | 4 | |||
典型零件加工 | 4 |
续表
模块 | 教学单元 | 教学内容 | 建议学时数 |
实训模块 | 钳工实训 |
| 2周 |
车工实训 |
| 4周 | |
铣工实训 |
| ||
焊工实训 |
| 1周 | |
其他机加工方法实训 |
| 1周 | |
合计 | 56学时+(4~8)周 |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
1. 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部分教学建议尽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3. 热加工基础部分教学建议尽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一定的现场教学。
4.冷加工基础部分教学建议结合实训模块安排,以现场教学为主,配合一定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1. 应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
2. 应反映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中的有关内容。
3. 为便于教学中灵活使用,实训模块教材可分册独立编写。
4. 配套的教学资源应丰富多彩,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教学支持。
(四)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六、考核与评价
1. 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体现考核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规范操作、安全文明操作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3. 逐步建立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可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各占50%的办法计算总评成绩。
4. 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课内外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所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采用等级或分数评定与描述性评定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